口腔保健知識問答:老年口腔保健應該關注哪些口腔疾???
隨著年齡增長,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,包括器官功能減退、基礎代謝降低等,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別的慢性疾病。由于生理、心理和社會經濟情況的改變,可能使老年人攝取的食物量減少,同時由于體力活動減少等原因,可能使食欲減退,此外由于消化吸收功能減弱,容易發(fā)生營養(yǎng)素攝入不均衡,造成營養(yǎng)不良。老年口腔保健應該關注以下口腔疾病,發(fā)現異常應及時到口腔醫(yī)院診治:
1.關注口腔黏膜疾病:老年是口腔黏膜疾病高發(fā)的年齡,老年人應該關注口腔黏膜變化,發(fā)現口腔內有兩周以上沒有愈合的潰瘍,口腔黏膜有硬結、白色或紅色斑塊及出現牙痛、牙齦出血等不適癥狀后要及時就醫(yī)。如果口腔黏膜長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煙酒不良嗜好,容易發(fā)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。因此,應早期預防,消除不良刺激和戒除煙酒嗜好,一旦出現疾病癥狀要及時就診,做到早發(fā)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
2.關注牙根面齲:老年人由于牙齦萎縮,牙根暴露于口腔環(huán)境,根面易發(fā)生齲壞,稱根面齲,是老年人的口腔常見病和多發(fā)病。預防根面齲需要做到以下幾點:使用含氟牙膏等局部用氟方法、保健牙刷,用正確的方法早晚刷牙;飯后漱口,有條件者可使用漱口液漱口;不吸煙;適當控制各種甜食攝入頻率,多吃新鮮蔬菜與瓜果,安排合理膳食,保證微量元素的攝取,增加牙齒抗齲能力。出現了根面齲應及時治療,應積極防治牙根面齲。
3.關注食物嵌塞:食物嵌塞,俗稱“塞牙”,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口腔不適之一,其原因主要為長期咀嚼磨耗使得牙齒牙冠發(fā)生明顯磨損,牙齒形態(tài)變得不利于自我清潔;隨著年齡增長,原先填滿兩牙鄰面間隙的牙齦乳頭萎縮后留下縫隙;缺牙后鄰牙傾斜,牙列擁擠或稀疏,鄰面齲洞充填未能恢復好接觸區(qū)等。這樣,在咀嚼過程中,食物就會沿水平或垂直方向擠入牙間縫隙,造成塞牙。遇到塞牙情況時,應立即刷牙、漱口或選擇使用牙線、牙間刷清理,避免用粗糙牙簽剔牙。刷不掉的嵌塞物可用質地較柔軟的細牙簽輕輕剔出,不可用力過猛過快。反復塞牙者應到醫(yī)院進行口腔專業(yè)治療。
4.關注牙本質敏感:牙本質敏感,俗稱“倒牙”,主要是指對冷、熱、酸、甜等刺激產生的短暫而尖銳的疼痛。其主要原因是使用刷毛過硬的牙刷、刷牙用力過大、刷牙方法不正確造成牙頸部釉質缺損,或長期咀嚼過硬食物、夜磨牙導致牙齒磨耗,或牙齦萎縮造成牙本質暴露。對于牙本質敏感的防治,建議:飯后漱口;減少酸性食物和飲料的攝入;進食酸性食物和飲料后不要即刻刷牙,一小時后再刷牙;選擇合格的牙刷,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,避免刷牙時用力過大;使用抗敏感牙膏,如4—8周后無明顯效果,應及時就醫(yī)。
5.關注殘根或殘冠:殘根(因齲壞、外傷等因素造成的牙冠缺失及部分牙根缺失)、殘冠(因齲壞、磨損等因素造成的牙冠的大部分缺失)可成為全身感染的病灶,往往可引起全身性疾病。因此,老年人應該根據口腔醫(yī)生建議及時拔除沒有治療價值的殘根或殘冠,此外,很松動、無功能的牙齒也需要拔除。牙齒缺失或拔牙3個月后,要及時鑲牙,保持口腔牙列的完整,恢復口腔的基本功能。